非遗文化迎元宵 中国·芦溪第九届灯彩艺术节举行

来源:中青网 时间:2023-02-07 11:15

字号

芦溪是中国灯彩艺术之乡,素有“上元张灯”的传统习俗。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节日喜庆氛围,彰显中国灯彩艺术之乡的魅力,2月1日,芦溪县举办以“多彩非遗·魅力芦溪”为主题的中国·芦溪第九届灯彩艺术节活动。

非遗文化迎元宵 中国·芦溪第九届灯彩艺术节举行

灯彩艺术节分全县灯彩游园活动和各乡镇开展灯彩活动两个阶段进行。当天上午8点30分各灯彩队伍在县金鹰广场集合并暖场活动,9点灯彩队伍开始踩街游园,队伍途经站前二路、人民东路、民俗文化街、人民中路、人民西路、县政府。11点左右,各灯彩队伍在县政府广场依次精彩亮相。龙灯、狮舞、傩舞、牛带茶……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纷纷亮相,现场可见缩龙、布龙、散龙时而盘旋,时而狂舞;观看舞狮的神态多变、动作刚劲,时而腾空而起,时而憨态可掬;领略故事队的诙谐幽默、秧歌队的花绸飞舞、茶花灯的色彩流艳……灯彩艺术节开幕后,各灯彩队伍回到所在乡镇、村继续开展喜庆元宵活动。

非遗文化迎元宵 中国·芦溪第九届灯彩艺术节举行

此次活动参与游园的有威风锣鼓、古城缩龙、年丰狮舞、女子布龙、车湘傩舞、牛带茶灯、茶花灯、军鼓队、故事队、狮舞队、秧歌队等21支队伍,同时在金鹰广场、政府大院开展近1000条以廉政文化内容为主的有奖灯谜竞猜活动。

芦溪县是中国灯彩艺术之乡,素有“上元张灯”的传统习俗。近年来,按照“重民生、抓项目、出精品、活产业、乐百姓”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大力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先后获得“中国灯彩艺术之乡”“中国农民画艺术之乡”“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先进县”等称号。县图书馆通过了“国家二级馆”达标验收,县文化馆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文化馆”和“国家一级馆”。芦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名录的项目共有23项。萍乡耍傩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城独角缩龙、车湘傩舞、上埠牛带茶、年丰舞狮等项目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芦溪灯彩艺术节活动荣获全省首届“赣鄱群星奖”项目类奖。

近年来,芦溪县不断整合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和繁荣乡村文化,全县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队、一村一院”的文化格局。一边挖掘和整合剪纸、农民画等丰厚的文化资源,一边加大对傩舞、缩龙、舞狮等传统文化创新力度,使传统文化迎合时代潮流走产业发展道路,芦溪镇独角缩龙、南坑镇傩舞等一批传统文化艺术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秧歌队、军鼓队、管乐队等各种群众文化团体迈向市场,成为开业庆典、农村婚嫁乔迁的主打节目。其中古城缩龙曾以磅礴的气势荣登央视心连心慰问演出舞台,高楼高跷傩舞表演队远赴非洲毛里求斯成功演出,芦溪农民画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和奥地利展等世界文化交流平台,南坑车湘傩舞亮相世界旅游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舞台。

非遗文化迎元宵 中国·芦溪第九届灯彩艺术节举行

芦溪县非常重视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县文联作用,成立了县诗词学会、摄影协会、收藏协会、书法美术协会、文学协会、楹联学会、灯彩协会等,发展会员1300余人。各种文艺队伍应运而生,共发展军鼓、腰鼓、傩舞、灯彩等队伍178支,有农民画、剪纸、缩龙制作等传承人200余人,有业余文化骨干2000余人。每逢重大节庆日都组织和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每年开展各类演出和比赛活动多达200场,创造了六大县级群文活动品牌:“芦萧溪水新画卷”广场文艺演出、春节联欢晚会、灯彩艺术节、合唱节、端午龙舟文化旅游节、芦溪·玉皇山越野赛。

非遗文化迎元宵 中国·芦溪第九届灯彩艺术节举行

芦溪县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投入7500万元建成县体育中心,投入5000万元建成县博物馆。着力打造节庆文化、旅游文化、特色产品文化、民间工艺文化等特色品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在戏剧、歌曲、文学等方面推出精品力作。坚持抓项目建设不动摇,以“一水两山三湖四景区”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自身特有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因地制宜把古城村建成闻名全省的缩龙村,把南坑村建成知名的傩文化村,把东阳村建成名副其实的铜管乐之乡,并利用这些特色文化品牌辐射带动全县旅游业。

责任编辑:王超新闻报料:010-57380680   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非遗,文化,迎,元宵,中国,芦溪,第,九届,灯彩,
继续阅读
热新闻
推荐
诚聘精英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报料